也来谈谈中国银行业的相对性垄断问题

由于早些时候民生银行某位高管在一个论坛中谈及银行利润过高的话题,随即社会各界对我国的银行业的利润问题予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部分所谓的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抨击,指责银行应当逐步降低或者取消部分服务收费,也有部分教授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对中国的银行业进行反垄断调查等等,对此,作为一个银行业从业人员来,这让我在第一时间里想起了一个词:围城!

也许用围城来形容这种社会现象可能并十分贴切,但受限于知识水平,我实在无法用其它词来替代它了。对于中国银行业的高利润问题及其垄断性问题,我比较赞同中央财政大学的郭田勇教授的观点,即中国的银行业存在相对性垄断,而这种相对性的垄断现状是由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即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金融是国家垄断,而当国家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后,国务院指导实施了金融体制改革,逐步完善了我国的金融体制,使其更加科学、合理,能够适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从中国银行业的现状来看,目前我国的银行业正在由之前的国家垄断向相对性垄断转变,而随着民营资本的进入,银行的转型成功,国家金融体系制度的完善,我国的银行业最终势必会实现充分公平竞争。

虽然说我国的银行业最终必然会实现充分公平竞争,但在当前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仍在实施过程中,并且由于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性,它不可能像电力、烟草、电信等其它行业一样,它的改革是要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否则整个国民经济就会产生混乱,甚至陷入困境,因此由经济体制形成的金融相对性垄断问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仍有可能存在。这是金融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必经的一个过程,因此那些所谓从未涉足过我国金融领域、不了解我国当前金融运行机制的专家学者提出的片面的利民论、反垄断论等不成熟的论调和观点之于目前的我国金融改革是不适用的,那些片面的、不负责任急于求成,盲目套用国外金融运行机制、公司治理模式的而不考虑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历程与硬骨头和中国金融发展史的做法是不科学的,最终受害的只会普通的平民百姓!

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金融监管机构、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通力合作才能最终得以完成。并且我国的银行业并没有完全放开,市场准入条件高,有些条件也并不是说放开就能放开的,它必须服从于我国的基本国策和依赖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从而服务于我国的国民经济。因此对于中国银行业的垄断性问题,个人比较赞同中央财政大学的郭田勇教授的观点,即中国的银行业存在相对性垄断,郭教授的相对性垄断观点比较符合我国目前的银行业发展现状,并且充分考虑了各方面的制约因素等,是相对科学合理的。而那些一味强调银行业利润高、垄断论调的提出本身就欠缺思考,最终只会误导社会民众,给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进程添加阻力,减缓中国银行业实现充分公正竞争的速度。

事实上,目前我国的金融机构众多,在银行业中,除了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外,还有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一大批区域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性的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等,近年来,还涌现出村镇银行、合作银行等一大批小型的银行机构,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银行系统的更新,目前各个银行的业务种类已经比较齐全,各行之间也并不存在类似于“宽带费”的那种情形,客户可以在充分考虑自己的现实条件和对比各银行的条件、优惠政策即“货比三家”后任意选择一家银行办理自己的金融业务,这何以谓之垄断?!而对于部分业内人士提出的原四大行的市场占有率高等问题,这是由于原四大行作为国家专业银行时期形成的,随着不断有新的银行机构的加入,这个份额也在逐年下降,这是一个由计划经济由市场经济改革进程中的一个过程,而从另一个侧面上讲,这也是民众对四大行充分信任的一个选择!

不论是金融领域还是类似电力、石油、烟草和铁路等行业,其目前的垄断现状是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国家政策需求而形成,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各方面体制政策的深入开展,这种状况必然会得到改变,从而最终形成一个充分、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环境,但体制改革的圆满完成,体系制度的完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这需要一个过程,甚至可能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因此需要我们(特别是那些国家培养出来的高层次人才)对我国当前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予以理解,甚至肯定与支持,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少说空话、套话,不要误导民众,只有全民参与建设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如果中国人都不支持自己的国家改革,你还指望美国人吗?!!我说完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